1989 自由車世界錦標賽 1km 計時銅牌得主 蘇聯隊 Alexandre Kirichenko 騎 Cinelli Laser 場地車
在最後一圈時手把竟然斷掉,但依舊騎1分5秒060 獲得銅牌
這次事件成為1989 自由車世界錦標賽最大亮點
大家不禁要問 Cinelli Laser 的車怎麼會這樣?
事實上Cinelli Laser 從未做過手把鎖在前叉的牛角車
而牛角把鎖在前叉的計時車為當時蘇聯國家隊車的一大特色
這些車皆由蘇聯國家隊改裝
而這支斷掉的手把為蘇聯 Takhion 製造(Kharkov, Ukraine 烏克蘭)
並非後來較常見的義大利製 3ttt Moscow 牛角把
手把斷一半
專為蘇聯國家隊製造牛角車的 Takhion 牌
其牛角車橫空出世, 造型震撼自由車界
Takhion 牛角車計時車最早出現於70年末80年代初
水平車架再加上鎖在前叉的牛角手把為主要特色
前後輪皆為700c, 並非大小輪, 要用牛角把也只能將手把鎖在前叉才能降低手把高度
場地車及公路車皆有生產,主要用在個人計時,團體計時及個人追逐賽
如此設計可以減少風阻
控車更靈敏
蘇聯的牛角計時車出世後 , 各車廠無不投入設計牛角計時車行列
造就80-90年代成績大躍進
公路車計時車
水平車架,前後輪一樣700c
牛角把鎖在前叉,剎車夾器只能鎖在前叉後面,如此也可以減少一些風阻
1988-1989生產的中空立管場地計時車
鎖在前叉的牛角把
蘇聯國家隊100km 團體計時賽用車
4000m團體追逐(4台皆為Takhion 計時車),前後輪都700c , 非大小輪計時車
前蘇聯1km 計時金牌 Konstantin Khrabtsov (1987 世界自由車錦標賽銅牌)
騎Takhion 計時車 , 水平車架, 前後輪700c
至於1989 世界自由車錦標賽4000m個人追逐賽金牌 得主蘇聯隊 Viatcheslav Ekimov 所騎並非Takhion
而是 masi 計時車, masi 車為前650c後700c大小輪計時車,一般看到的masi計時牛角車,手把皆為正常1吋有牙龍頭
並無鎖在前叉的設計,可能同樣由蘇聯隊自行改裝
1989世界自由車錦標賽 4000m 團體追逐賽金牌蘇聯隊
中間那位就是騎 masi 計時車,4000m 個人追逐賽金牌 Viatcheslav Ekimov
蘇聯隊所騎的車都為masi 前650c 後700c 大小輪計時車
前輪小可以縮短跟車距離, 風阻更小
之後的蘇聯隊也騎 Rossin 牛角計時車, 大小輪 前650c , 後700c
牛角把一樣是鎖在前叉
這為Rossin 自行設計生產,並非由蘇聯國家隊自行改裝
台灣國家隊國手也曾使用過Rossin 牛角計時車
周宗德國手曾騎此型計時車奪得 1990 北京亞運 4000m 個人追逐賽銅牌
---------------------------------------------------------------------
UCI 於 1994 比賽禁用大小輪計時車, 連帶這種牛角把車鎖在前叉的計時車也在賽場上消失
但前衛優美的設計使得這些牛角車都變成收藏家的獵取的對象
突然想到蘇聯的飛機也常令人驚豔
1964年蘇聯的MIG-25戰鬥機橫空出世
同樣震驚全世界
3.2倍音速
雙尾翼+加上超音速巡航 都是當時首創
更令人震驚的是整台MIG-25外殼都是鋼製
嚇人的引擎推力
很多人認為MIG-25外型很有美感
各位認為呢?